明明很想做到自己定下的的目標,卻擺脫不了惡性循環 ? 點進來Michko告訴你如何逆向思維利用人格的極端性。

開場白

Michko在成長的過程裏慢慢發現了人格存在因 惡性循環 導致的 極端性,而在長大的過程裏面,逐漸學會利用自己的極端性,並且在最後發現並且總結了四個階段可以分享給大家,並且告訴你應該培養怎麼樣的特徵才可以突破自己的難關。

極端的定義

Michko認為人格存在極端性,這關係到因果學問裏面的 蝴蝶效應雪球效應,所有的人格發展都存在一個 起源點 導致偏向。

小時候很小的一件事情,也有可能讓你的任何一個選擇出現偏差,走上了不同的路,得到了不同的感想,學會了不同的感悟,建立了不同的 價值觀 和 世界觀

所有最有名的哲學家,都是極端的偏見者。

小時候的Michko

小時候的Michko因家庭環境成為了一位極端暴力的小朋友,而並不喜歡思考 ,幾乎媽媽的所有朋友都很不喜歡我,因為會容易發脾氣,性格十分惡劣。

轉折點出現在10-12歲左右,Michko因為想學好英雄聯盟裏的兵線學問,發現自己只要生氣,時間就會不知不覺間浪費,每一次都會錯失可以觀察及學習的機會。(這只是一個很少的發現,卻改變了之後所有時間線的發展)

這個階段的Michko是一個認為事情只能盡力做,或者不做的人。

後來Michko學會了極端的控制情緒,並且用這個狀態生活了很長的時間,並且成為了一個孤獨,並且容易拒絕和同齡人相處的人,到後來發現了自己成為了一個沒有自然情緒的機械人,並在最後找到平衡點,在生活的經歷裏面重新找回自然感情,成為了最好的狀態。

這是Michko會有現在的人格,受到性格裏的這幾個重要元素所影響 :

  • Michko小時候就已經開始很憧憬愛情,也因重視每一次關係,受到過數次的挫折與成長,而每一次都是一種獨特的感悟
  • Michko在成長的過程裏保持了好奇心和行動力
  • 學會享受孤獨
  • 堅持一份興趣
  • 每次受到挫折,唯一讓自己重新振作起來的方式就是找到自己在這個事件裏面學習到的東西,讓自己得到一種以後不需要再遇到這種事的安全感

期間又遇過什麼難題?

  • 受不住誘惑
  • ADHD
  • 在努力時一定會盡力,同時也容易因為即使盡力了,卻依然一波三折而比其他人遭受到更加心理挫折,對所有事情都很好奇的同時,找不到正確的方法也導致容易放棄
  • 十分執着於自己是因為什麼原因成長,如果找不到原因的話會沒有安全感,腦袋不能專注在自己成長的事情,最後打回原形

人會因為自己的性格,被引導了走向既定的未來,結果就是人格的極端性。


極端的四階段

極端墮落 – 人格的惡性循環極端性

第一階段是極端墮落,其實世界上七成左右的人,心態一生都停留在第一階段,因為極端墮落,假如沒有找到一個突破點,將會成為一個惡性循環,到最後再也出不來。

例子一

特徵 :

  • 很喜歡吃油炸食物的小朋友
  • 擁有易肥體質
  • 家庭導致沒有運動習慣
  • 沒有過人的堅持力(沒有找到突破點的能力)

既定結果

他在8至12歲時將會成為一個肥胖的小朋友,可能會遭到別人的嘲笑,導致自信心受挫,會因為 體重 做運動時比其他人更加辛苦。

偏偏運動需要 堅持 才會看見成果,但是他因為人生成長裏的種種,養成了不能堅持的心,在短期內的減肥耗盡了自己的 堅持力,需要獎勵自己才能堅持下去,只能選擇了自己喜歡的食物

要出社會的時候,他已經習慣了被人羞辱成胖子,也沒有什麼上進心,走路比別人慢,健康的資本(體質)損耗得更快,工作能力低下,導致得不到人欣賞機會自然也比別人少。

所有的人格發展都是諸如此類的惡性循環導致的極端性

這是一個常見並且永遠停留第一階段的案例。

例子二

特徵 :

  • 自小因外貌受歡迎的女生
  • 家庭沒有正確引導過他去感恩
  • 容易得到男性追求
  • 沒有受過太多挫折
  • 家庭容易滿足他的需求

既定結果

她在小學階段左右,會開始因為 身邊人的追捧 而認為自己高人一等,沒有正確的感恩價值觀,將會導致她在面對一些不計付出追求的男性時,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這種理所當然將會植入她的人格根部裏。

出了社會之後,沒有經歷過太多生命挫折的她,有機會承受不了工作壓力,有機會生活不能自理,不能感恩也代表她不能發現生命中大部份的美好,這些都並不是一些好的特徵,生命中許多 不同的事件 也會有 更大機率 因為自己的性格導致向了更差的方向發展

但是我們可以發現這一切都有起源點,而這個 起源點 本身應該是她的優勢,意外就是出在他的家庭沒有引導過她去感恩容易寵溺和滿足她

而認為 身邊的好是理所當然 的這份心態,就是他不能在 惡性循環 裏找到 突破點 的原因。

不知道這兩個例子能不能讓你充分理解Michko所說的 人格惡性循環 ,並且因為 隨着成長影響力越來越大的因果 導致的極端性

相反,只要把自己的起源點變成良性循環,你的生活將會發現許多可以控制的部份,也會有更多開心的時間。

這兩個只是冰山一角的例子,因果的變化無奇不有,所以才會有一句說話叫做 :


這個世界出現什麼人也不出奇


極端上進 – 當你意識到自己處於惡性循環

當你意識到自己的墮落,受到 巨大挫折 或者 發現自己可以有更加好的生活方式,你可能會得到暫時性的巨大動力,以及對未來的期望。

這會使你在一段時間裏面極端的上進,可能想要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可能想要養成每天閱讀的習慣,可能要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總之就是想自己有些好的習慣

可是培養 新的習慣 同時也代表着失去時間去 享受 曾經擁有的許多娛樂,當暫時性的動力失去時,九成九的人將會再也無法抵抗曾經的誘惑。

這其實不是代表你就是一個注定不能成大器的人,如果你把你的 堅持抵抗誘惑 稱為 堅持力耐力,然後想像他們有一條消耗進度條,你踏出舒適圈,你需要消耗 堅持力 去培養新習慣,同時消耗 耐力 去抵抗誘惑

這兩個力其實和大多數的 力量 或者 知識 一樣,需要時間去培養鍛鍊。突然就把目標定在你的理想生活方式,不能達到目標是既定結果,因為你的基礎能力不足以應付這樣的任務


當你的 堅持力 和 耐力 消耗殆盡,你將會回到極端墮落走進第三階段的循環。


極端不穩定 – 誘惑和上進心無限拉扯

第三階段十分簡單就是在不斷重複前面的事件,卻不知自己對待每一次出現的堅持力和耐力,都像是一個莽夫一樣,胡亂揮灑他們

然後重新回到浸泡於誘惑裏面的生活,甚至對自身感到內疚,卻無能為力


想做好的心事真的,不想抵抗誘惑的心也是真的

你會發現生活健康時,心理活動卻很累心理很舒坦的時候,生活就完全不健康了。


難道人生就只能是這樣兩難的選擇題嗎 ? 那當然不是的。

人生最大的苦痛是什麼?

Michko認為人生最大的苦痛莫過於沉悶

很多人理解錯了自律,認為自律就是在犧牲人生的快樂換來
身體健康,換來事業成就。

甚至認為自律就是沉悶本身。但是其實自律的本質是挑戰,迎接一個又一個挑戰的遊戲。甚至學會 長期分配 自己的 堅持力 耐力,也是自律的一部份。


自律不是一種毅力,自律是一種能力


自律不是要 每個星期鍛鍊七天 才叫做自律,自律其實只是 迎接一天接一天來自你生活,工作,學業和興趣的挑戰,同時學會對待好自己,學會愛自己

如果你的興趣可以是玩遊戲,那就去玩,從來都不必有內疚感,但是你會知道如果玩到半夜都不睡覺,你的身體會很差,同時明天的精神狀況也會很差,冇力迎接明天來自生活的挑戰。

充滿挑戰性的日子其實一天也不會沉悶。

如果你的興趣是 健身,那就去享受過程,不應特別因為 健身 被大眾認為是一種努力,就令自己 潛意識 出現自己努力了很久,覺得需要用 放肆 去獎勵自己的錯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種獎勵


一個應付不了的遊戲,那當然不好玩。當你能力應付得了之後,你會完全沉迷了。


極端平衡

看到這裏的你,是不是開始好奇那到底要擁有怎樣的特質,才可以突破自己的惡性循環 ?

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別急 !!

如何突破自己的惡性循環?

首先你要找到自己惡性循環的起源點,例如上面的第一個例子就是好吃懶做,第二個例子就是理所當然,找到之後要做什麼 ?

你要去培養這個起源點的反義詞

例如上面胖子的例子就要去培養 勤奮 的特質,培養運動的習慣,例如由 每星期運動一天 30分鐘 開始,當你體式能慢慢 改善 之後,你會發現自己可以堅持的限度也增加了,你只需要保持自己不會堅持力超載運動量一直堅持下去,你接下來的人生的命運因果就已經完全改變了

你會受到別人對你堅持的尊重接受到不一樣的評價,在堅持的過程裏有新的感悟,導致你的處事也會改變了。

貌美女生的例子就要去學會 感恩,放下心中的自傲和理所當然,發現身邊好的事件,開心的時間將會多出幾倍不只,更會有能力 發現身邊的貴人

通常惡性循環的起源點都很容易發現,需要的只是你靜下心來想一想自己的經歷,用一些形容詞去形容自己。

終極目標 – 類全能者

光上面這樣還不足以向着 類全能者 的目標追求,因為Michko是一位運動教練,帶着最大的野心和教育熱誠,想成為最好的教練

然而教練所需求的特質,遠遠不是我本身的人格所擁有。為此,了解自己便成為第一步。

一個人所有特質都擁有兩面性,如果一個人是外向的,他就不會是內向的。

上面一句看起來像是廢話一般的常識,但是其實他是錯的。

因為他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便是時間


你在時間線上的一點 外向 和 你在時間線上的另外一點 內向,理論上是完全可行 並且不衝突的


如果你只能被動認識朋友,那將會成為你的弱點

例如所謂內向壞處的成因其實整體來說只是思想過於雜亂,但是內向的好處就是可以享受孤獨,可以一個人補充能量,可以做到心思慎密

但是內向的人就不可以外向的嗎?答案是可以的。

外向的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和不同人相處時才會補充能量,處於一個人的狀態時,反而屬於消耗能量

Michko得到了可以隨時換上外向皮囊的內向心靈,外向和內向只是一個例子,世界所有事物都擁有陰陽兩面概念。

套上這個外向的皮囊本身並不會讓我感到自己不再是自己,只是我的另一個能力變化,發現更多美好事物的能力。

享受孤獨享受社交只是兩門技術當你可以在一個人時享受孤獨,你便可以享受只有孤獨才能帶來的美好風景。同時在需要社交和認識別人的時候享受社交,你便會保持長時間都擁有足夠能量 和 樂觀的心態

如果你只學會一門技術你就注定有你無法解決的問題但是如果你學會了能夠解決 你的技術無法解決的問題 的技術你就可以應對到這門專業裏的所有問題並且得到相當穩定的發揮 就像是 (10+0)/2=5絕對穩定性

對我來說外向的皮囊只是為了主動和小朋友建立關係,本身的Michko並不能做到為此我需要真正建立關係的能力因為我想盡全力享受這份工作。到最後的意外收穫便是這份能力不只可以用在小朋友身上。

結語

不知道這篇文章有沒有解答到你對於為什麼自身會處於惡性循環的問題?如果你發現了自己存在文章裏例子的類似特徵就嘗試跟着建議一步一步建立反向的人格特徵脫離惡性循環吧 !!

最後如果你喜歡或者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在留言區問Michko!! 喜歡的話請務必分享給你的朋友~ 謝謝你們~